日期:2015-12-27(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原创】一线大咖面面观:惊险手术造就肝癌专家
编者按在采访过程中,小编深刻感受到栗光明主任作为医生的强烈职业感,就像他说的那样,“手到病除”的救死扶伤是医生所独有的成就感,令人欲罢不能。
北京同仁医院肝胆外科主任 栗光明高考十个志愿全是医学院为什么当医生?你问一百个医生可能就有一百个答案,但是对于北京同仁医院肝胆外科的栗光明主任来说,答案很简单,医生可以救死扶伤。
对于出生在农村的栗光明来说,对大夫的最初印象就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我奶奶身体不好,每次去看病吃了大夫开的药以后,立马就好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医生简直是太神奇了!”因此,他上初中的时候就立志学医,甚至在高考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十个志愿全部是医学院。
但是对于他立志学医的信念,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由于当时学习优异且考试发挥稳定,老师劝他报考清华北大。在当时,一旦考上清华北大不但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对学校来说更是莫大的荣耀。“在农村你说想上医学院,当时学医本科六年,一般的大学四年就毕业了,别人就说,‘你还要多花两年钱呐!’”。家中的哥哥都纳闷一个没出过远门的弟弟,高考志愿甚至都填到了温州。“我当时还填报了温州医学院,我哥说从我家到温州得先坐汽车再坐火车,最后还得坐轮船。”即使周围人再不解,栗光明最终还是凭借实力考上了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
进入大学后,栗光明最喜欢的是“重口味”的解剖课。当时五到六名学生会分到一位“大体老师”进行学习,从开始第一节课到学期结束,正好解剖结束,对于当时的栗光明来说“非常震撼”。北医优质的教学资源,让他充分了解人体结构,奠定了扎实的临床基础。而对于为何选择当一名外科医生,栗光明脱口而出“手到病除”。“当时黄家驷黄老在肝胆外科界太有名了,他给我们上第一堂科的时候就说,‘外科大夫是会开刀的内科大夫’。我一听,外科大夫这么高大大,就选择了外科。”经验教训累积的越多医生才能越快成长许多人说白大褂不是所有人都能穿的,它需要一个大夫用青春甚至是一生去不断学习。对此,栗光明认为这句话太“好听”了,他的师父冷希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曾说“你当大夫,屁股后面跟的鬼越多,有可能你学到的东西越多”。“临床大夫只有看的病人多了,尤其是不顺利的病人,术后出现合并症或意外,对你的警示和教训越多,你才能成长的越快。”栗光明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在肝癌手术治疗方面成长迅速,要“归功”于曾经肝移植高风险手术的经验积累,“来做肝移植的基本都属于危重病人,术前情况很复杂,往往都伴随出血、肝性昏迷、腹水的等情况,而且面对高昂的手术费,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期望值都很高,这也就对大夫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肝移植手术耗时10个小时,病人术中心脏停跳5次,“一台手术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栗光明笑道。2005年一名肝硬化致急性肝功能衰竭且肝性昏迷的病人,恰好有合适的供体,家属决定进行肝移植手术。由于病人接近昏迷一周,所以手术相当于急诊手术,术前无法进行相关检查,这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与风险。在术中切除肝脏的过程中,病人就出现了两次心脏停跳。而真正的难关还在后头,“肝脏供体是在0到4度的保存液里保存,而低体温会让心脏停跳,那新肝‘安’上去以后,血液通过肝脏回到心脏后温度会降低,虽然会采取措施把温度提上来,但是对于已经出现两次停跳的患者,这个手术我不敢做了。”
外科大夫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是病人死在手术台上,这会给以后的职业生涯造成阴影,所以当时栗光明选择了与家属沟通,得到家属“出现什么结果,我们也都认了”的肯定后,他才决定继续手术。意料之中,待供体移植成功后,血液一开放,患者又出现了两次心脏停跳,最后将病人从手术床上搬到重症监护室病床的过程中,又再次停跳。前后五次与死神的正面对决,栗光明都从死亡线上将病人拽了回来,“这是一次非常惊险的手术,出现任何情况,你得有办法来解决,把你逼入绝境,考验你所有的基本功,迫使你发挥到极致,这也正是手术的魅力所在。”10年后的今天,再提到这次手术栗光明显得仍很激动,但他也表示,“要是现在的话,说命大,我也可能不做了。”来源:华医原创 转载请注明